393 思想改造(求订阅)-《我有科研辅助系统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嚯,《自然·能源》,老弟可以啊。”蓝河眼前一亮,他虽然读的是MBA,但本科还是理工科,对学术论文还是有所了解的,自然知道《自然》大子刊的分量,于是又问道:“什么时候能出结果?”

    “难说,《自然》系的文章一般审稿周期都非常长,很多工作拖一年都有可能……”许秋话锋一转:“因此,我现在又新开了研究方向,这次过来也是想和这边合作,用刮涂的方式制备器件,具体我选择了三种给体材料和一种受体材料,分别是……”

    蓝河听过许秋的介绍,一口应下:“没问题,刚好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完善我们的机器……那具体的实验你打算让谁来负责呢,陈婉清吗?”

    “嗯,我觉得陈婉清比较合适,”许秋点点头:“她临近毕业,最近相对比较空闲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,到时候我让杨钦和她协调一下。”蓝河顿了顿,随意问道:“对了,你觉得陈婉清能力怎么样?客观来讲。”

    “唔……”许秋考虑片刻,回应道:“客观来讲,陈婉清的实验能力还是不错的,比较稳,她也是我的直系学姐,之前带我实验入门的。”

    许秋自然不可能揭学姐的老底,其实也不算是老底,很多人显得不那么优秀,只是因为参照系里都是大佬。

    要是把学姐放在外面和其他同行业的博士比,能力不说超过九成的博士,至少能够超过五成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,许秋觉得学姐和他的契合度还不错,之后要是学姐毕业了还是在自己手下干活的话,肯定比其他陌生人更能准确执行自己的指令。

    一个团队可以有一个将领,两个将领,但不能每个人都当将领,必须要要有人来执行具体的操作,做小兵。

    而陌生的团队,将领和小兵之间就需要磨合,磨合期间就会损失工作效率。

    关键之处在于,磨合了也不一定就能磨合好,人毕竟不是真的螺丝钉,都会有各种各样自己的想法的。

    这种时候,能用合得来的熟人,肯定是比较好的。

    就像猎头公司挖人,挖过去一个中层管理,可以拔出萝卜带出泥,把整个团队都拉过去一样,已经磨合好的团队,也会倾向于共同进退。

    “我也觉得陈婉清表现的也不错,”蓝河点点头,半开玩笑道:“你看看能不能劝她留在咱们这边?”

    “这就看陈婉清学姐自己的想法了。”许秋摇摇头,他自然不会把这种活儿往身上揽。

    于是,许秋随手从书架上拿起两本书,转移话题道:“《时间简史》、《从一到无穷大》……蓝河,你平常看的书不少嘛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我从小就爱看书,我觉得通过阅读可以让我透过其他人的眼睛,去了解这个世界。”蓝河来了兴致,滔滔不绝说了起来:

    “就比如我最近看到的这本《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》……”

    PS:诸位书友新年快乐~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