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章 终发售-《当我成了名作家后的日常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算了,不想了,伸头一刀,缩头也是一刀。我们去看展吧,已经开展好几天了,不知道有没有给我留作品集。”第一次入国展,褚清还是很想留一本作纪念的。

    “肯定给你留的有,入展作者没有做评级还像话嘛。”徐舒窈被褚清把手拉近他的口袋里,很暖和,也很舒服和幸福。

    青年男人基本上都不会体寒,在冬天的时候就像个火炉,到处都是烧的,后面火气没了(ಡωಡ),就只有一个地方烧了。

    进了展馆,先到管理处那里领到了作品集,这是入展作者的福利之一,还有1000元的奖金早就汇到了褚清的卡里,国展都是标准的一千元。

    有其他商业展一等奖高达五万元到一万元不等,二三等奖也有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,入展最起码都有2000。

    截至目前,奖金最多的一次来自我们的贿选主席主办的展览,五十万的最高奖,分为篆隶楷行草和篆刻六个,就是三百万,还有其他的一二三等奖和入展入选的奖金。

    进了展厅首先就是几副巨大的楷书作品,这应该是评委作品,后面的也是其他作品,基本要么大的吓人,要么小的吓人,其实在技术上已经可谓不俗,但是在创新和艺术上还是无所得。

    甚至说褚清的作品虽然面貌稍异,但是还是以二王为基础的帖派作品,还是看得到是一个祖宗的,这和褚清原世界差不多,碑派作品才是革鼎的。

    简单浏览一下,楷书的发展除了没有碑派,连北碑书风的楷书作品都很少,这不是目前书坛的主流,根本不被人所重视。

    “哎,你看这个怎么不一样啊?“徐舒窈发问道,

    “噢,这是写经书法,我们古代佛教昌盛时期抄经人写的作品,还有的是专门从事书籍抄录的写经生,因为书籍传播基本靠这些人的手抄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人基本师徒授受,所以风格演变不大,是隶书向楷体演变过程中的一种书体,延续数百年之久。”

    褚清一边为徐舒窈讲解,一边看展,既平淡又很和谐,像一对夫妻周末悠闲看展,几乎没有热恋中的很黏糊的感觉。

    俩人真的越来越有夫妻范儿了,不仅是在生活上,还是灵魂上,他们都无比契合,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的意思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